最近打车难成了话题。其实这不仅是大连的问题,国内大中城市诟病出租车的不绝于耳。仅仅是出租车吗?城市一天交通高峰期,打车、自驾、公交都面临难、慢、挤。早晨或傍晚,交通台报告的车辆红色饱的路段比比皆是。
出门万恶“堵”为首。在城市里生活,离不开路和车。道路是有限的公共资源,这些年,我们的城市为缓解全域城市化带来的交通压力,不断地扩建道桥,连人行道都缩窄了,但仍跟不上汹涌而来的车流。高峰时,该压车还压车,该紧张还紧张。在大连,即使是近两年新开通的东联路和西部通道,早晚某些集中路口也会发生“肠梗堵”。媒体报道上所说的“缓解”,更多时是一厢情愿。于是,问题来了?大连今后的交通怎么办?
减少自驾车,增加出租车能解决问题吗?
其一为解决打车难而增加出租车是不可行的,一个城市的出租车保有数量是有其经济规律支配的。即使是增加出租车辆数量,堵的问题不解决照样打车难。目前状况是只要错峰打车(避开早晚、天气恶劣、大假节前等时段)还不会那么费事。
其二要想让自驾车辆少起来,限购限牌不可取,增费也不可取,因为虽然公交车尽管分担更多市民的出行,但是它的挤和堵没有解决,而且加之打车难,对有消费能力的人而言,买车是很有吸引力的。买车的人越多,道路就会越拥挤,道路一拥挤,就会有想法扩建道桥,即使如此,也还是赶不上车辆增加的速度,于是道路拥堵照旧,俨然深陷一个恶性循环之中。不知道全国有多少城市正如此焦头烂额?
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
大连城市地域狭窄,归根结底,还是要扎扎实实发展公交优先。大连目前和重庆、南京、济南等城市一道成为国家“公交都市”建设试点市,计划在三年内以轨道交通、快速公交为骨干、以公共汽车为主体的立体公交网络。这是一个正在实施的愿景,目前大连公交出行分担率仅占45%,这说明发展公交优先还真的任重道远,软硬件都要跟得上。
在路权问题上是否真正做到以公交车为尊?在最繁华地段划出限行区域,在所有具备条件的道路上划出公交专用线(必须是名副其实的专用,违者处罚),包括除公交车和特殊车种外,其他车辆实施单双号出行。在适宜骑行的道路上恢复自行车专用线,保留合理的人行道面积,等等。现在在大连这样的举措还是太少太少。试想想,当公交车带着“特权”畅通无阻时,当骑车、步行各有其道很安全时,自驾又有单双号限制时,开车就未必是一个好的选择。届时,更多的人就会像国外一些大城市那样,即使买车也不是为了上下班,而是为了周末出游。工作日可选择公共交通之便捷,闲暇时选择自驾出行之舒适。而公交畅行了,打车也不会再犯难。
第二,实施公交优先,公交车辆线路安排、发车量次这涉及到一个统筹的学问。还有一条就是公交票价是否亲民也至关重要。公交是的本质是公共,无论是减少交通堵塞、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角度看都应该积极推行。票价太贵,势必也会影响到市民出行心理。大连地铁数条线路在建,2013年年底陆续开通。很多人对此都拭目以待,认为会是改善市民出行难的一个重大民生服务举措。但票价呢?全国地铁除北京外,各地地铁价格普遍偏贵。如果一天做了几次地铁等于当天打了辆出租车,一定会会被市民“吐槽”的。大连地铁票价听证会啥时候搞,价格怎样定,这考验政府决策者智慧啊,估计这也会是2013年大连市民最关心的问题。